篇一: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学年,我校以局工作安排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将科研与研修相结合,在学校的市级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相结合的研究》的引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了积极的校本研修。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校每位教师均保质保量完成了本次研修课程,促进了教师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一、确立了明确的研修目标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开展,“运用‘课程资源’,深入二期课改”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广大教师无疑成了课程资源的开拓者,为使教师们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具有“整合有效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实践能力,我们确立了本项研修专题。
根据我校倡导的“研修目标人本化、层次化”的原则,我们制定的研修目标为:
1、适应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使教师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资源价值,提高我校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2、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真正行之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区级重点科研课题,在“立足校本,整合资源,拓展课堂”方面形成学校特色,并最终以校本课程形式推广、运用。
二、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机制
1、完善组织架构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李素文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研修事宜。此外,我们结合研修内容,聘请教研室教研员为辅导员,提高了本项研修的质量。
2、提供研修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我们设立了专项教师研修经费,教师外出活动有规定的报销标准,教师专业研修有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
二是资源保障。我们提供了研修所需的教材、书刊、杂志等作为理论学习的资料;根据阶段研修需求,提供相应资源,如:配合学科课堂教学研修阶段的需求,我们让本校学科带头人乔--上课,聘请教研员作实践指导及点拨;争取各种机会,提供经费,参加市级项目研修及外区县兄弟学校的各类相关研讨活动。
3、规范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档案资料。与研修考评制度相结合,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将本项研修活动资料装订成册,便于审核和管理。
二是严格研修项目实施。我们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对教师的参与率、目标达成率等作了严格的记录及考评;认真记录每次研修内容,并及时总结,以矫枉过正;认真开展动员、阶段性总结及全面总结,以提高研修效率。
三是建立研修奖惩制度。我们把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研修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三、制定了充实的研修内容
针对本研修项目,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研修内容,要求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研修方案选择各学科研修内容,并作相应的记录,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研修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相应学习资料,一本学习,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
四、采用了灵活的研修形式
本项研修,针对不同的研修模块,我们采用了灵活、有效的研修方式,效果良好。
1、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
自训自练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分组研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修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围绕“课程资源开发”,由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到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再到与同事间的共同切磋。全校老师在一次次的校本研修中,在一次次的自发学习中,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际中,体会并学习合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3、课题驱动
我校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学校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的牵引下,教师们边研修,边提高,边研究,边出成效。
4、教学研讨
教师的工作是教学,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我们创设机会让他们进行实践。为了提高教师们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研修活动:推出学科带头人引领课,让教师们学习;采用教研组公开课,让教师们探索;通过教师个人研讨课,让教师们实践,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围绕各自目标进行研究,满足了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
五、收获了良好的研修成果
有效的校本研修促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推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研修中,我们开发各种培训资源,努力实现校本研修资源的优化组合。
通过本项目的研修,我校收获颇丰。
1、课题研究:《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稳步推进。
2、课堂教学:乔凤霞、张桂花老师参加县青年教师作课比赛获一等奖。
今后,我们将继续根植于这块沃土,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选择。
篇二: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1、加强师德修养,,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仅做好学生学习上的好老师,更要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上的领路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职责心和使命感,透过继续学习《师德规范》、《教师法》、《人民》、《现代教育》等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继续做一名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的骨干教师。
2、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用心参加培训,学习网页制作技术和各种课件的制作技术。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
3、用心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经常观摩教师的优秀课例,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用,并及时反省。
4、以课题研究实验为平台,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潜力。
5、将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积累的心得、笔记、案例等及时整理,存入档案,并经常进行自我,争取每课一反思,每周一总结。反思时立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每学期还要完成一篇有必须价值的教学论文。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构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潜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篇三: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20--年4月,我有幸参加“四川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高水平的研修的学习和培训,在此能够聆听专家的教诲,能够在短期内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欣喜不已,因为每一次学习都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为了能够在这次培训中有更大的收获,在教育理论、教学研究、校本研修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特制定这次培训的个人研修计划:
一、重视——端正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校本研修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的整合体,进行校本研修有助于学校的发展、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只有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实施,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效力,更具有活力,更具有能力。校本研修能够给教师提供真正需要的各种信息反馈,用以制定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设计,校本研修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对课例的研究。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一方面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高效手段,在专业领域由专家教授进行专业引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最大范围内的收集相关问题的研修课例,让校内外、让城乡间、让老中青不同类型的同学科参与者,互动、合作、共享、反思、改进、提高,以集体之智慧,高效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二、聆听——积极主动的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遵守培训专家组的各项要求,按时参加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并做好笔记。无论专家讲座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座中,解读专家思想,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三、参与——向专家请教
对讲座中不明白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向专家请教,并努力向培训的教授提出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学习,相信这些来自一线的老师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或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四、反思——寻找提升新途径
结合自己在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感受写出,写出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并且坚持每天做好相关主题的笔记,对照自己以往的专业成长道路,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的方法和途径,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大的提高,并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
五、拓展——坚持自我内涵发展
在课余时间,认真读书或在网上搜集各位专家推荐的学习内容精心研读,写和体会,让研修的效应延伸到今后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六、课例——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结合课例,联系实际,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掌握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了解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趋势,理解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能力。并且在研修结束,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某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深刻、细致的总结,规划出今后教学改革设想,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坚信,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研修计划的制定,是有利于完成研修学习任务的,但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落实,所以我每天一定坚持自我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没有落实好的内容,能够当天弥补的工作决不拖到明天,努力做到日结日清,真正让这次研修成为自己专业成长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篇四: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一、个人培训目标与要求:
1、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尝试,努力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并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保证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学业水平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把新的技术应用于信息技术课中,开阔学生眼界。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二、个人培训的具体: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身教学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找到不同阶段学生的优点和兴趣点,挖掘更多的学生作为带头人。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教育名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他们的例子来激励自己,多观察、多总结,从学生实际来总结提高,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型教师。
3、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总之,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让个人的校本培训做到最好。
篇五: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在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的正确指导下,本人积极参加学校语文组的教研活动,结合新课程的特点,确立了“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研修期间,我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团体备课、讲课课、评课、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完成了教研活动的规定资料。本人作为本年级组的一名成员,自始至终积极参加。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情景简单小结如下:
一、经过校本教研,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进取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仅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二、经过校本教研,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团体备课、上课和交互式评课,虽然我们的课不算是很完美,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毛病,但这些都是体现我们真实课堂教学的课。同一个主题,但每堂课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点与不足之处,在分析他人之课,改善自我之课,再去第三课堂中加以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之中,对提高自我的课堂教学水平起着很大的帮忙。我个人认为,对自我教学最有帮忙的课其实就是同事之间的真实的课,惟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扎实的教学质量,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名师的课,我们要学的是他的教学理念,做秀的课,我们要学的仅仅是他的一些教学花样;我们此刻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校本教研形式的真实的课。一句话,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所以,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水平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经过校本教研,有效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我们的校本教研,除了备课、上课和评课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写教学反思和总结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是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有效的办法。
校本教研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大家在教研活动中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脱去了它神秘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众化,不知不觉中,教研已成为了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每一次的授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冥思苦想,成为了众多教师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