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网总结范文其它总结范文内容页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2024-07-17 03:32:11其它总结范文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优秀10篇)

读书笔记通常采用摘录、概括、分析、感想等方式进行记录。写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1

《茶馆》这篇话剧是当代作家舒庆春老先生的话剧杰作,初读《茶馆》,双眸便焕然一新了。与其他的话剧不同,老舍巧妙地仅用了两三万字描绘出了了中华民族古典的象征——茶馆,同时也用精致的语言,在字里行间,送走了3个时代。

老舍的《茶馆》使我对旧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前的我,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总觉得是一句表面上的话, 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但自从我看完了,《茶馆》 对这一句话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从抽象的概念便成了深有体会的画面。面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我的心紧张了; 面对当时人们的依依不舍 ,我的眼睛模糊了 ;面对当时人们的无奈 ,我深表同情,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舍这位“语言大师”带给我们不仅仅是一部话剧,他带给我们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的死活。试问这样的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这一篇《茶馆》道尽了无尽的沧桑,历久弥新。而这些历史的沧桑也终将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2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光彩。

老舍的手法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净、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真是不少,有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王利发(茶馆掌柜)、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中,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人还真不容易。彼此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

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换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确实发人深省!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3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由一个茶馆,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越,许多人物都被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分别展示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年代的旧中国生活。

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因这剧本构思纵横开阔,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有细部的白描,是老舍先生的独创。《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可是剧中只通过一个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有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从考察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的角度看,《茶馆》是一个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思之作,他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行的趋势。

《茶馆》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他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茶馆》从题材到文化内涵又回到了老舍所轻车熟路的老北京故事,是一部有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这是老舍先生最擅长的。话剧《茶馆》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雷雨》就是一个典型的遵守“三一律的作品,而老舍先生的《茶馆》却打破了这规范。但这两个剧作同样取得了成功。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不过现在我还不知其缘,待我细读。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4

老舍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茶馆》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力的讽刺度,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旧社会时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三个时代对人们的欺压,及三个时代统治的黑暗,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正本相。《茶馆》也成为了老舍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

以老舍先生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使全剧显得干净、简洁。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用人物来表现年代,同时又把年代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成为中国旧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以看“历史剧”的眼光来评审。三教九流市场汇集地的茶馆,仍有几位核心人物始终贯穿其中,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胆小的松二爷,十分爱国并胸怀正义常四爷等等。茶客间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他们之间的谈话使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

《茶馆》中语言的精妙运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东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语言的精华,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们多彩而不杂乱,节奏明快又一气呵成。这使得第一幕成为全剧的高峰,后边两幕也是由第一幕而来,托着衬着第一幕构成整部戏。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5

茶馆,是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在阅读《茶馆》这部话剧时,不断思考和关注的焦点。这部剧由老舍创作,通过描述裕泰茶馆的兴衰史,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与抗争。

《茶馆》以裕泰茶馆为主角,讲述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的故事。在这三幕中,老舍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展示了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元。每一个角色,无论大小,都承载着历史的烙印,都诉说着生活的辛酸。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被老舍的描述所吸引,他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我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在我的眼前活动,听到他们的对话,感受到他们的情感。例如,在清末时期,茶馆老板王利发的挣扎和无奈,让我深感同情。他的命运就像是一颗浮萍,被历史的洪流推着走。而民国时期的小常老板,虽然生活富裕,却因为社会的动荡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他们的生活状态,让我深感震撼。

此外,《茶馆》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在清末,裕泰茶馆见证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在民国,茶馆成了各方势力斗争的战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茶馆又成了人民公社化的牺牲品。这些历史的切片,让我看到了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通过阅读《茶馆》,我对老舍的创作风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以茶馆为舞台,通过角色的互动,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同时,他也用语言艺术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元。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次阅读过程中,我也有了许多收获。首先,《茶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每一幕茶馆的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变迁是如何影响个人的命运的。其次,《茶馆》也让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也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社会也是由各种矛盾和冲突构成的,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声音。最后,《茶馆》也提醒我要珍惜当下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可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茶馆》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元。我相信,无论我们处于历史的哪个阶段,无论我们面对何种困境,只要我们保持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6

茶馆读书笔记

茶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在茶馆中,人们品茶聊天,谈论天下大事,交流思想,结交朋友。而老舍先生所写的《茶馆》一书,则更是将这一文化底蕴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茶馆》中,老舍通过一位茶馆老板的口述,展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北京城的社会百态。这里的人物形形色色,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茶馆老板王利发的精明、能干,他在险恶的环境中保持圆滑、世故,为了生存而不惜使用各种手段。他的行为虽然有时让人感到有些不光彩,但也是为了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中生存下去。

而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常四爷,则是一个有骨气、有担当的北京人。他痛恨洋人、痛恨卖国贼,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他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中的反抗与不满。

在茶馆中,人们除了品茶,也谈论时事,交流思想。这里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各种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地方。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在这种交流中不断变化,友谊、敌意、仇恨都在其中得以体现。

然而,《茶馆》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百态,更有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在王利发、常四爷等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看到他们在生存的压力下所做出的选择和取舍。

总的来说,《茶馆》一书通过描述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北京城的茶馆生活,展现了社会的百态人生。这其中既有生存的压力和困境,也有着人性的反思和探讨。在茶馆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多样和深刻。这不仅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映,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

在阅读《茶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他以茶馆为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将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让我们在品读故事的同时,也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人性。

在茶馆中,每个人物都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存哲学。他们有的精明圆滑,有的果敢坚毅,有的沉稳世故,有的热血冲动。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在茶馆中相遇,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然而,《茶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展现社会生活层面。在书中的每个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深的思考。它让我们思考那个时代的种种问题,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读完《茶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文学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理解人性,理解社会。在我看来,《茶馆》不仅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更是一部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7

茶馆读书笔记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戏剧作品,以一个小茶馆为背景,通过多个角色的对话和互动,反映了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他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在主题方面,老舍先生通过茶馆这个小舞台,呈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从茶馆老板与客人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可以感受到社会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茶馆》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作品,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8

茶馆,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当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

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

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9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茶馆》变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读过这本话剧,我看到了中国那屈辱的历史,我看到了中国那斗争的历史。-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9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看呐,这多么让我们思考的历史,让我们铭记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被腐朽无知的清朝政府统治着。凶狠霸道的洋人侵略落后的中国,闭关锁国、自满轻狂、胆小懦弱的统治者压迫人民。中国人民在这种压迫下表现出不同的一面。

王利发是茶馆的掌柜,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最后无奈吊死。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也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愤怒。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让想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实现愿望。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统治者。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刘麻子……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们都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愤怒、斗争……

老舍的《茶馆》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屈辱斗争历史。铭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茶馆》,让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茶馆的读书笔记1500字 篇10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中国有多少个朝代,每个都逃不过从繁盛到兴衰这条历史道路。有时候,觉得历史很残忍,曾给了一个偌大国家偌大希望。可是有朝一日,却要他甚至他的子子孙孙一并偿还。——每到那时候,总有很多很多的人家里破碎,血荐轩辕。

大若,张居正、曾国潘。小若老舍笔下此书中的主人公王利发,见证了自己从小到大伴随的茶馆。见证这个过程是残酷的。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个兢兢业业的茶馆主人,若非历史的洗礼,国家的推卸,怎会面对这个残酷的过程呢?

所以,最后王利发和他的茶馆一起走向灭亡了。

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一个国家,如果不富强,那么他的子民必须为他买单,那么张扬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如何安民心,如何立足国际?所以我觉得,要说我国近年来是不是真的实现人民和谐发展的标准应该着重于人民总体的生活质量,倘若,人人常遭受飞来横祸,何以声称他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国家呢?

再来一篇
上一篇:军训150字自我鉴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