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网总结范文其它总结范文内容页

2023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2024-04-10 13:40:59其它总结范文

2023年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端午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更加自豪和自信地认同和传承中华文化,促进身份认同和集体凝聚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2023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2023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据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粽子的由来会联系到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于是有了

端午节

,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个关于粽子的由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还有些传说是关于端午粽子的由来与求子一说有关。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端午为什么不能说快乐


  民间说法,因为端午节是许多亡灵的纪念日,包括屈原,伍子胥等,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死去的,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里还互相祝快乐,有点不合时宜。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开始是人们去除疾病,防止疫病的节日,但是这一天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了。因为秦国攻破了楚国,屈原忧国忧民,对前途感到非常的渺茫,他虽然有抱国的心,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报效祖国,只能用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所以这一天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为了纪念爱国亡灵的日子,如果用快乐这样的词语,就显得非常轻视他们,而且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所以民间一般不用“快乐”,而用“安康”这样的词语。

  另外,端午节在古代其实不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节日,被称为恶月、恶日、毒月,因为夏季比较热,人们容易生病,并且那个时候瘟疫比较流行,所以人们为了驱除灾害,在这一天里会吃一些带有黄字的食物,如黄酒等,还会在自己的身体上抹上一些雄黄酒,可以用来消毒,或者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还有的人们会拴葫芦和扫把,代表着可以延续生命,生活安康,可以将坏的东西或者是不好的事物,扫除出去。还有的会去采艾蒿,然后将它放在手腕和脚脖上,每到第一场大雨的时候就把它扔进河流中,寓意着将疾病冲走。这些都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且他们认为是恶日的这一天做出的努力,从而达到生活安康的作用。端午节是一个悲壮的祭祀日,正是带有悲壮和纪念的原因,在这一天如果说快乐的话,有点不太合适,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祝福端午安康这样的词语。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赛龙舟场面极为雄伟壮观,参加竞渡的龙舟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船头扎一个大龙头,船前竖彩旗,旗后一人擂鼓助阵,船尾一人撑大桨担任竞渡指挥,两边各10人划桨。一旦竞渡令下达,鼓声大作,划桨者奋力争先,夺取标牌。夺标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常见的是“抢鸭子”。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相传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之。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筒粽”,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叫区曲(或谓欧回)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自此以后,便有了角黍。

  悬钟馗像: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据说,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赶邪佞魔。
  挂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把菖蒲、艾叶挂在门边以避邪驱瘴。据说用菖蒲做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而尤以初五最恶,连这天生的孩子都不吉利,因此悬艾叶和菖蒲。农历五月是酷暑炎热将临之际,也是流行病、瘟疫流行之时。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是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饮雄黄酒: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于儿童,长辈则将雄黄酒涂于其脸上或身上以驱虫除秽。事实上,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物质,外用可以消毒杀菌,但如果直接饮用则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朋友圈有意境的祝福语


  

1、翠绿的粽叶包裹着浓浓的情意,清香的糯米散发着融融的思念,殷红的蜜枣酝酿着纯纯的祭奠,热烈的龙舟游弋着绵绵的怀念,端午节到了,愿你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节日里,品尝美味粽子,感受华夏文化。
  2、送您一串香甜的粽子,让轻轻的叶子装着满满的问候,小小的菱角捻出丝丝的情意,长长的丝线系着柔柔的祝福,浓浓的清香露出片片真情,祝端午节快乐!
  3、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4、有一种快乐,漂漂洒洒;有一种自在,平平淡淡;有一种幸福,安安静静;有一种拥有,实实在在;有一种友谊,长长久久;有一个你,我天天祝福。祝端午节快乐!
  5、如果一朵花代表一个祝福,我送给你整个春天,如果一朵白云代表一份幸运,我送给你整个天空。我愿意把世上最好的祝福带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再来一篇
上一篇:2024年社区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
猜你喜欢